距离 Web 3 爆发,还差一个“三点钟社群”

指方向抖音

在互联网红利逐渐消退,打工人陷入摆烂、躺平、内卷等负面情绪的节点,一篇《Web3 革命:逃离、信仰、大迁徙》的文章爆火,人们仿佛从 Web 3 上看到了新的希望,甚至上演了一场精英人才的大迁徙。

当人们因 Web 3 激动不已时,不知还有没有人记得 2018 年那个被区块链刷屏的春节。

徐小平高喊要 "all in 区块链 ",蔡文胜为区块链狂热到认为 " 未来一年睡觉都是浪费时间 ",陈伟星称区块链是数字时代的 " 立法技术 " ……创投圈大佬们对区块链的奔走呼号不仅让区块链快速蹿红,还在国内拥有一众拥趸。

任何新生事物得以快速穿透圈层,都少不了一个引爆契机。回望 2018 年的区块链,再看 2022 年的 Web 3 ,是否会发出 " 历史是如此惊人相似 " 的感叹,只不过,Web 3 距离三年前区块链那样的大爆发,还差一个 " 三点钟社群 "。

01 距离 Web 3 爆发,还差一个三点钟社群

2018 年春节," 三点钟无眠区块链群 " 率先引燃了区块链认知升级之火。

缘起于快的创始人陈伟星与金沙江创投朱啸虎一则有关 " 区块链毒鸡汤 " 的争论,带火了 " 区块链 " 的概念,同时带火的还有那个汇聚了红杉资本沈南鹏、360 董事长周鸿祎、天使投资人蔡文胜、薛蛮子,甚至高晓松、佟丽娅、韩庚等娱乐明星的 " 三点钟无眠群 "。(以下简称三点钟社群)

群主玉红是一名互联网老兵,曾任趣游科技董事长,后被 360 收购。群员王峰、陈伟星等也是区块链技术的布道者,王峰是火星财经创始人,他推出的《王峰十问》是区块链热点话题制造机,他与陈伟星在社群里展开的多轮对话,也成为 " 围墙外的互联网人 " 了解区块链的一手素材。

诸如陈伟星那句 " 从找到区块链那一刻,酒戒了,女朋友也不要了 ",蔡文胜补充到 " 连性生活也没有了 " 等聊天记录频频被人拿出来,作为向外界宣扬区块链先进性的佐证,同时,也加剧了不懂区块链的人们的焦虑。

在玉红、王峰、陈伟星等大佬们的带动下,三点钟社群用一个春节假期的时间,把去中心化、共识等理念深深植入到互联网精英群体的脑中,并快速对他们完成了知识收割。

如果说区块链是一种革新技术,Web 3 则是运行在区块链技术之上的去中心化互联网。

区块链爆火那会,曾有人把区块链比作 1994 年的互联网,如今 Web3 席卷,又被大家类比为 2000 年的互联网。那一年,纳斯达克指数暴涨,微软被判反垄断案败诉,互联网仿佛洪水猛兽,蛮荒又势不可挡。

六年,一个时代的轮回。曾经的 Web 2 之于如今的 Web 3 就像一面镜子,不仅映射着过去,也描摹着未来。

02 互联网集体走向 Web 3

NFT、区块链、Web3 ……今年以来,这些词语成了国内科技界的大热词。

前不久,美团的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将自己在即刻 APP 的签名改为了:正在学习 Crypto(用 C++ 编写的密码类库),Web 3 的潮流正在席卷整个中文互联网。

相对于 Web1 强调信息传输,Web2 强调人际交互,Web 3 最大的特点是强调所有权。基于区块链、加密钱包、NFT(非同质化代币)、DAO(去中心化自制组织)的构成,人们对 Web 3 的构想是一个基于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网络。

Web 3 对于生活在 Web 2 网络下的人们显然是一个耳目一新的理念。毕竟,在 Web 2 网络下,人们把数据和信息提供给平台存储和管理,会导致垄断市场的情况出现,言论自由、隐私搜集……都成为 Web 2 网络下各国网民叫苦不迭的痛点。

同时,Web 2 互联网增长见顶也是可见的事实,而 Web 3 的出现令人们看到了互联网的新希望——毕竟,比起互联网巨头拿用户的时间与隐私赚取垄断性利益的网络现状,Web 3 所预示的 " 去中心化 " 的未来,更符合普罗大众对于科技理想的期待。

虽然 Web 3 的概念早在 2006 年初就已经被提出,但囿于技术难度太高,这个构想一直没有成为主流。随着互联网科技的成熟,尤其是区块链、分布式存储技术提供的技术支持,Web 3 得以成为一种近未来的想象。

在全球范围内,Web 3 掀起了一股科技和商业的热潮。

最明显的感知是,有大量资本投入到 Web 3 领域,据 Coinbase 的报告,2021 年投资加密货币的资金高达 300 亿美元。世界顶级风头机构都在投资这个领域,红杉资本今年来密集投资加密金融和 Web3 领域,在 21 年区块链相关的投资达到 33 笔,今年又投资了 17 家 Web3 公司。

而投资过 Facebook、Twitter 的 A16z 风投公司目前是 Web3 领域的主导者,A16Z 成立了用来支持 Crypto 项目的 Crypto 基金,有 22 亿美元,并投资了最大的 NFT 交易平台 Opensea、" 无聊猿 " 背后的 Yuga Labs 公司等。

上周,谷歌开始组建 Web 3 团队,为 Web3 和区块链应用程序开发者提供服务,这个项目由花旗高管 James Tromans 主导,向谷歌云副总裁 Zavery 汇报。谷歌做法并不是直接参与加密货币,而是为从事区块链技术的公司提供服务。

除谷歌外,耐克、华纳音乐集团等也对 Web 3 表露出兴趣,耐克曾表示计划开发 Web 3 产品,而华纳音乐则计划开发数字藏品和音乐版权。

不仅海外热衷,国内的大厂也在积极投资 Web 3。

今年三月份,腾讯投资了澳大利亚的 NFT 橱窗公司 Immutable,估值 25 亿美元;阿里收购的南华早报成立了 NFT 公司 Artifact Labs;字节旗下的抖音入局数字时尚产业,推出 " 沸寂(pheagee)" 业务……

资本市场火热,越来越多企业也开始在 Web 3 产品上初露锋芒。

一个典型的代表是越南游戏工作室 Sky Mavix 开发的游戏《AxieInfinity》,该游戏使用 NFT 和数字加密货币来奖励实现游戏目标的玩家,实现了区块链技术搭建的闭环经济系统,目前这款游戏已经有数百万的玩家,据估算,该游戏 21 年收入达到了 11 亿美元。

Opera、Twitter、Facebook 等海外互联网科技企业,也在研究将 Web 3 融入到自身的产品中。例如 Opera 新发布 Crypto 浏览器,在浏览器侧边栏中整合了热门的 Web3 网站,在浏览器配备的 Crypto Corner 中集结了各种 Web 3 信息,包括加密货币新闻、加密货币价格、空投活动等。

Twitter 也在积极观望 Web 3 的动态,Twitter 的高级项目经理 Esther Crawford 曾表示,Twitter 希望有一天用户能通过 Crypto 关联账户登陆社交网络,也即在 Twitter 的基础上引入 Web 3 功能。

还有很多中小型创业公司也在 All in Web 3,其中不乏华人出海创业者。如华人创办的 Stepn 游戏公司,目前市值已突破 10 亿美元,APP 下载总量超过 100 万,红杉资本等机构参与了投资。

行业热潮也感染了互联网从业者,国内外不少高端的科技人才离开大厂,进入 Web3 领域。

最先动起来的是硅谷的高端人才。今年 1 月份,YouTube 游戏负责人 Ryan Wyatt 离职,加入了 Polygon Studios,后者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以太坊扩展平台,系统中开发了很多热门游戏和 NFT 项目;同年 1 月,Meta 数字钱包的前营销官 Sherice Torres,跳槽到区块链支付公司 Circle;亚马逊云计算副总裁 Sandy Carter,跳槽加入加密技术公司 Unstoppable Domains ……

在国外,人才迁徙已成潮流,而国内也发生着类似的现象。

目前 Web 3 公司目前主要集中在海外,不少国内互联网从业人员跳槽到海外从事 Web3,国内也有不少人才选择在线远程工作,有的辞掉工作全职投入,部分是兼职。

大厂工作已经饱和内卷,而 Web 3 一定程度上在修正商业模式和组织模式,将颠覆遗忘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,并为从业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激励形式,这也是吸引很多人才进入 Web 3 的原因。

国内大厂们陷入了争夺用户市场的内卷,Web 2 流量已经见顶,更重要的是,人们可以看出在中心化的互联网形势下,做出真正创新的产品的可能性已经很低。互联网科技走向 Web 3 已是不可阻挡的潮流。

03 虚拟数字人、NFT,Web3 最火热的战场

国内各互联网大厂都在组建团队,对 Web 3 进行探索,其中以 NFT、虚拟数字人、元宇宙构建最火热。

近一段时间里,国内大厂陆续推出 NFT 数字藏品,如腾讯推出 " 幻核 "、蚂蚁集团推出 " 鲸探 "、百度推出 " 月壤 " ……

这些数字藏品一经发售,很快售空。典型如前段时间百度基于嫦娥五号带回的真实月亮土壤——月壤,它是用显微镜放大 250 倍后局部扫描成数字图像,一共发售 1731 份,上线 1 分钟内即售罄。

NFT 大多基于公链,而数字藏品基本都基于各自的联盟链,大厂们推出的数字藏品,更多是从放大 IP 的经济价值中分到一杯羹。

关于为什么数字藏品那么受欢迎,新摘采访了购买过数字藏品的消费者苏青(化名),他形容买数字藏品就像在游戏里买皮肤一样,满足了他的审美和收藏欲望,更重要的是,每个数字藏品有不可替代性,能带给他更实际的归属感," 游戏皮肤每个人买的都是同质化的,但数字藏品是你真的拥有了它。"

参照国外的 NFT,蚂蚁和腾讯创造了鲸探和幻核两个数字藏品 APP,目前这两个平台上的数字藏品以 IP 内容为主,属于内容基础上的衍生文创产品,定价都不高,而且不可以二次交易和转让。

即便如此,这两个平台依然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,在鲸探发布的多款数字藏品中,有多款藏品的销售额超过百万元。

 

由于国内对数字货币的管制,国内的 NFT 还只停留在收藏阶段,并不能够用于买卖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很多国内企业积极开创 NFT 的新玩法,例如将数字藏品与实体经济相结合。

 

新玩法让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互相促进,产生新的火花,同时也展示了 Web 3 潜藏的商业空间——也许一个理想化的 Web3 网络是比较难落地的,但 Web3 的技术与理念可以在不同方面发掘出更多商业想象力。

除了 NFT,虚拟数字人也成为大厂发力 Web 3 的试验场。百度、华为、字节等纷纷推出了虚拟数字人,数字人 " 柳夜熙 " 在抖音已拥有 900 万粉丝,且有很高的商业广告价值;百度的度晓晓数字人已经能与现实进行交互,打通了数字和现实的交互口。

在科技的支持下,元宇宙的构想在逐渐落地为现实。

不过目前对于国内的 Web 3 产业依然存在很多争议,最主要的争议还是集中在国内监管制度与 Web 3 底层逻辑的相悖,延缓了国内企业发展 Web 3 的进程。

但其实也存在另一种可能性,即与本土的经济形态相结合,发展出能够为国内经济提供增值的 Web 3 形态,寻找到更具体的落地空间。

在 2021 年底,美国众议院举办 Crypto 听证会,不久后,特斯拉 CEO 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:" 有人看过 Web 3 吗?我没有找到。" 在采访中,马斯克对 Web 3 表示怀疑:" 现在看起来更像是营销的流行语而不是现实。"

Web 3 在落地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大的技术难度,也面临着监管边界和隐私安全的法律拷问,在难点未被攻克之前,Web 3 还很难成为主流的网络形式。

不过,现在人们想象 Web 3,就像 2000 年想象互联网的时候,一切都是未知、一切都有可能,这片未被发掘的土壤蕴藏着无限的机会。

Web 3 未来的发展如何,哪家巨头或新兴企业能够获得未来的财富?这些还都未可知。但起码在内卷化严重的 Web 2 互联网中,Web 3 让我们对未来又燃起了些许期待。